01 社会问题
随着人工智能时代和全球经济衰退浪潮带来的冲击,心理情感能力成为未来发展的新核心竞争力。而中国乡村的寄宿儿童和留守儿童,他们心理健康状况差、情感能力薄弱,出现自我认知偏差、人际关系问题、社会意识薄弱等,严重影响他们未来的就业发展,进一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。
短期影响
出现情绪和情感障碍,导致违纪、行为偏差问题增加,同时使学生出现厌学从而影响学业水平。
长期影响
辍学率增加,低龄犯罪率提升,极端恶性事件频发,从而导致农村地区学生人力资本水平降低,影响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。
02 应对方法
2012年起,发起“新一千零一夜”公益项目,以故事疗愈和社会情感学习理论为基础,以故事为核心干预手法;精心挑选针对寄宿留守儿童常见心理问题,高度契合教育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,回应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和情绪问题的经典故事;再组织来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、北京人民广播电台、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等专业主持人志愿者录制成音频故事;最后通过网络播放系统使乡村儿童每天收听成长故事,获得基于故事的心理情感教育,获得情感陪伴。
03 项目成效
2015-2017年,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技研究所选取2省5县137所学校,进行2年大规模随机干预实验评估,覆盖学生超过17000人,评估发现与对照组(对照县)相比:
04 探索项目——县域探索情况介绍
为弥补新1001夜项目单点服务深度的不足,歌路营于2021年立项“县域探索”,主要内容是利用三年时间,与四川广元朝天区政府(朝天区教科局)合作,借助当地文化、人才等生态资源,探索一套在乡村振兴视角下,乡村寄宿制学校如何从环境建设、师资队伍培养、儿童精神情感内容提供上的系统解决方案,丰富乡村寄宿制学校学生未来视野、提升心理情感能力,推动乡村人才、文化振兴。
“县域探索”项目是在县域范围内围绕乡村儿童寄宿生活、学习场景联合校方、社会、政府部门进行包括宿舍环境改善、寄宿管理、心理情感教育等多元综合干预。
2021年开展先期调研和小范围合作试点,2022-2024年派驻工作人员驻点县域开展探索。
至2024年底,议题方面,基金会完成《乡村寄宿制学校2年驻点观察报告》、《走进乡村寄宿制学校2023》、《关于手机对乡村初中生及亲子关系影响的调研报告》等多份调研报告。项目方面,县域探索完成了学生参与式PBL宿舍改造、产品思维破解宿舍管理难题、睡眠监测与心理辅导协作模式、听读一体化阅读推广等MVP项目的探索,2024年3月四川省教育系统后勤落地会,羊木中学宿舍改造成果获得高度好评,学生的睡眠水平有质的提升,试点年级的熄灯后违纪现象明显下降,与阅读绑定后的宿舍广播受到校方的重视。
项目动态
项目动态